close

多數人選擇待在家,怕外出會把病毒帶回家。但也有家長反應小孩需要到戶外放電,防疫期間如果真要外出,有小孩的家庭該注意什麼?以下列出家長常見的9個擔憂,邀請醫師來解惑。

《親子天下》邀請到柚子小兒科診所院長陳木榮(柚子醫師)以及書田診所小兒科主治醫師戴季珊,提醒大家帶小孩出門要注意的事項。

Q1:防疫期間帶小孩出門需要留意什麼事情?

該做的:社交距離、勤洗手、必要時戴口罩  

不該做:不去人多的地方、不亂碰、不摸眼口鼻

柚子醫師表示,由於 COVID-19(新冠肺炎或武漢肺炎)是從黏膜組織感染,因此要避開人潮保持適當距離、不亂摸、注意接觸對象、勤洗手、必要時帶口罩,就能避免感染。

Q2:到公園玩,該提醒小孩注意什麼?

除了挑選人較少的公園,想到公園放風,可以進行不使用遊具的活動,騎腳踏車、溜直排輪、打球等,降低與他人接觸的機率。柚子醫生說,小孩看到遊具很難不玩,家長要事先叮嚀孩子,勿將手或其他物件放入嘴巴,遊戲過程也不能碰眼口鼻。

戴季珊醫師也提醒,如果家長真的擔憂,可以先擦拭消毒會接觸的局部設施,像是搖搖馬的把手,再讓孩子玩。但如果是溜滑梯這種整座遊具,就等孩子遊戲結束馬上洗手,或是用酒精或乾洗手消毒,回家後立刻換掉全身衣服。

Q3:公園裡的遊樂設施經過大太陽(紫外線)曝曬後會不會比較安全?或是大雨沖刷過後的遊具,病菌會不會跟著沖掉了?會不會比較乾淨?

戴季珊醫師與柚子醫師都表示,紫外線曝曬需要達到一定的照射時間才能消毒,難保前一個使用者是否殘留病毒在遊戲場設施上。

柚子醫生也說,清水能沖刷掉的病菌其實很有限,強調使用遊具時不碰眼口鼻,使用後立刻就洗手。

Q4:公園裡的沙坑可以玩嗎?

戴季珊醫師說,沙坑是大量手部觸摸的遊戲,很難預防孩子玩到一半就揉眼睛,或亂摸口鼻,像小小孩就很愛舔東西,抓到什麼都塞嘴巴,這些都要避免。。

Q5:如果要使用公共廁所,有什麼需要注意的?

柚子醫生說,只要使用前先洗手,在廁所裡也不要亂碰,減少接觸的機會,上完廁所也立即洗手就能把病菌洗掉。戴季珊醫師也提醒,若是坐式廁所,可以舖上紙坐墊或先自行消毒再使用。

Q6:如果要外出,自駕或租車會比搭火車或高鐵安全嗎?

兩位醫師都表示,自駕或租車就只有自己一家人,等於減少與人群近距離接觸的機率,也相對較安全。萬一真的需要長途移動,需要搭乘大眾運輸系統,就要全程戴好口罩、保持手部清潔不亂摸。

作者:親子天下(楊若晨)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ericbaby777 的頭像
    ericbaby777

    艾力克托嬰中心ericbaby的部落格

    ericbaby77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