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什麼原因會造成「功能性便秘」?
95%左右的小朋友都屬於功能性便秘,意思就是非病理性原因,只是排便不順暢,常見原因包括以下四種:
1 剛接觸副食品:4∼6個月的孩子開始嘗試吃副食品,此時奶量降低,可能會導致水、油脂攝取不足,發生便秘。
2 偏食、挑食:若只吃某幾吃食物,從飲食中攝取的水分、纖維質不足,就容易引起便秘。
3 大小便訓練造成的心理壓力:訓練大小便對孩子來說,是一個全新的生理挑戰,加上若訓練過程不順利,每次排便都會疼痛,就可能會因為心理壓力而抗拒排便。
4 生活作息調整或變化:作息調整或剛去幼兒園上學時,孩子心理狀態與生理時鐘尚未適應,不習慣在學校上廁所而忍耐不排便,就可能出現便秘情形。
什麼原因會造成「器質性便秘」?
器質性便秘則與疾病有關,常見相關疾病包括:巨結腸症、結腸過長、腸阻塞等,若是發現寶寶有異狀,或已經改善飲食、適應作息等,排除功能性便秘的原因,卻好一陣子仍未見改善,就應盡快就醫,找出便秘的真正原因。
如何無壓訓練孩子固定排便時間?
訓練把孩子排便的時間固定下來,是預防小兒便秘很重要的一件事。建議把時間設定在「用餐完畢後的半小時至1小時」之間,因為這段時間食物進到胃裡,腸胃就會開始蠕動、刺激腸道,就可以準備排便了。
爸媽可以趁著這個生理反應的時間,帶著孩子坐在馬桶上「嘗試」上廁所,每次大約5至10分鐘即可。若是有成功大便就可以給予他鼓勵,若是沒有也不必強求,避免孩子因為害怕、心理壓力大,反而不敢上廁所。
※ 作者; 巫漢盟醫師(禾馨醫療體系小兒科主治醫師)
全站熱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