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給孩子肯定的5大基本原則

要將讚美給得恰到好處,確實不容易。最重要的是,當在讚美孩子時,需要以孩子聽得懂的語言,直接針對孩子的行為明確具體的給予正面評價,幫助孩子明白,哪些行為是會被肯定的,進而鞏固這些好行為。以下提供幾個重點參考:

 

1.單純且正面的肯定:直接對孩子的行為給予明確的正面評價,而不帶有其他負面的意涵或期待,以避免傳遞模糊的訊息。家長有時會說:「你把東西收好了,很好。但如果剛才你早一點收拾,不是更好嗎?」或「這次真的很好,下次可以更好!」其實只要第一句話就夠了,第二句話只是造成反效果。

 

2.避免與他人比較:爸媽有時會不自覺的拿孩子與其他人比較,好比說:「你比你姊姊厲害欸,都不會粗心!」這樣不但會讓孩子感受不到被肯定,甚至會有不被理解的感覺,甚至增添壓力。好的讚美方式需要聚焦於孩子個人的進步和成就,像是:「你這次比之前更細心了,有進步耶!」
 

3.明確具體的肯定方式:「你好棒喔!乖寶寶」這樣的表達過於籠統,沒有具體描述孩子的行為。建議父母可以用孩子聽得懂的語言具體描述,例如:「你看完書有記得放回書櫃,而且有放對位置,放得很整齊,很棒!」這樣,對於孩子的行為進行了明確的描述,能幫助他更清楚知道自己做得好,加強他們對正確行為的理解和執行。
 

4.重視過程而非結果:強調孩子在達成目標時所付出的努力,而不僅僅是結果本身。例如:「這次國語考試,你寫完考卷後有記得檢查,所以沒有像上次一樣粗心寫錯,該會寫的都有得分,真棒!」這樣的讚美,比起只強調結果的「你這次國語考90分,真棒」更能指出孩子努力的過程,激發他的內在動機,樂意表現好的行為,而不只是追求物質獎勵或他人認可。

 

5.立即給予正向反饋:當你看到孩子做了你喜歡的事情,或者發現他進步了,要馬上給予鼓勵。即時的回饋能夠幫助孩子明白,他的行為和後續得到的回應是相關的,自己的哪些好行為會得到肯定。如果隔了一段時間才告訴孩子,他可能已經忘記了,就不容易達到回饋的效果。   

文/陳曦心理師(關渡醫院身心科臨床心理師)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ericbaby777 的頭像
    ericbaby777

    艾力克托嬰中心ericbaby的部落格

    ericbaby77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