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每到冬季,冷空氣刺激使得鼻黏膜血液循環增加以提高進入的空氣溫度,鼻黏膜因而充血腫脹,造成鼻腔變小,也難怪天冷時鼻塞問題最易出現;再加上先天上呼吸道管腔較窄,鼻翼較塌扁以及鼻孔較小等因素,鼻腔內若有分泌物就很容易阻塞,因此產生較粗的呼吸聲。
是過敏還是感冒?
感冒
除了有鼻子症狀之外,鼻涕多為白或黃色、較濃稠的鼻分泌物,其他症狀會逐步出現,例如喉嚨痛、咳嗽,嚴重的還會發燒、頭痛、全身酸痛,甚至噁心、腹瀉;感冒病程除發病漸起外,消失也慢,一般約7~10天。
過敏性鼻炎
症狀則是同時出現,但發作時間也較短,包括連續性打噴嚏、流鼻水及鼻塞等三大症狀,鼻分泌物多呈現清澈、稀而水性,鼻子、眼睛、喉嚨常有搔癢感,常喜揉眼睛、揉鼻子及清喉嚨,如已經是過敏反覆發生時間較長,也可能出現嗅覺不良、睡眠不良導致食慾減退,學習效果低落等影響。
感冒時如何照護小孩鼻腔?
鼻腔自我保健的方法最重要的就是減少感冒的機會,平時要注意防止孩子經由飛沫以及接觸傳染兩個途徑得到感冒,就可以避免鼻腔發炎與分泌物的情形。若是已經感冒之後,雖然經過治療後症狀會逐漸緩解,但是鼻涕倒流、痰聲變多或鼻塞仍會困擾,因此鼻腔分泌物仍需要仔細清除乾淨,以免呼吸痰音持續產生。
鼻腔分泌物的處理方式
可以進一步分為:(1)鼻腔前端分泌物:可用棉花棒沾水挑出;(2)鼻腔後方分泌物:不易挑出,請勿使用棉花棒或者吸鼻器,否則反而可能造成黏膜傷害,建議使用蒸氣噴霧器給予蒸氣治療吸入,每次要深呼吸20分鐘左右,就可達到軟化潮濕鼻分泌物的效果。在蒸氣治療過程中,也可以每隔一小時給予鼻腔水霧噴劑(不含藥物),以更進一步軟化鼻腔分泌物。至於古老作法以毛巾熱敷、熱水杯吸蒸氣,都不會有真正效果。
鼻腔黏膜發炎腫脹的處理原則
● 注意不要讓孩子出入溫差過大的地方。
● 避免油煙、二手菸以及混濁的髒空氣。
● 睡覺時可採側睡姿勢,以避免仰躺時易於塞住鼻腔後端最窄處。
● 使用適當的治療鼻炎藥物,包括抗組織胺、化痰以及消炎用藥物。由於黏膜的感染發
※ 作者;周怡宏 資深兒科醫師
全站熱搜